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全球最盛大的體育盛會之一,每四年舉辦一次,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觀眾和媒體。2012年倫敦奧運會以其令人驚嘆的開幕式、激動人心的比賽和激勵人心的故事而備受矚目。它的口號“點燃奧林匹克火焰”(Inspire A Generation)也給世界留下了持久的影響。
含義
2012年倫敦奧運會口號“點燃奧林匹克火焰”包含了多層含義:
- 點燃體育精神: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宗旨是通過體育促進友誼、尊重和卓越??谔栔荚诩ぐl(fā)運動員釋放他們的潛力,為體育精神而戰(zhàn)。
- 激勵一代人:奧運會是一個獨特的平臺,可以激發(fā)人們的靈感。倫敦奧運會的主辦方希望通過口號號召全球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參與體育活動,并追求自己的夢想。
- 點亮英國精神:奧運會是英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刻??谔栔荚趫F結(jié)國家,激發(fā)人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并展示英國的文化和價值觀。
影響
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點燃奧林匹克火焰”口號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 體育參與度的提升:奧運會的影響力激發(fā)了人們對體育的興趣和參與。倫敦奧運會后,英國的體育參與度顯
你了解哪些奧運知識?大顯身手寫下來吧!
普羅米修斯的事跡感動了世人,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普羅米修斯這位英雄,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須向他祭祀,于是古代奧運會規(guī)定在開幕前必須進行隆重的點火儀式。 這就是古代神話和現(xiàn)實英雄主義相結(jié)合的基礎下產(chǎn)生出來的“圣火”,奧運“圣火”的由來和意義就這樣被希臘人浪漫地奠定了下來。 古希臘第一位悲劇大家埃斯庫羅斯為了讓世人永遠記著這位英雄,他創(chuàng)作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以歌頌其不畏強暴、犧牲自己、造福人類的光輝藝術(shù)典型。 英國詩人雪萊也創(chuàng)作了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普羅米修斯這個傳說誕生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世上不知有多少藝術(shù)家在傳誦著他的故事。 至今以最隆重的方式還在贊美其偉大精神的就是家喻戶曉的奧運點火儀式。 奧運圣火的由來 奧運會期間在主體會場燃燒的火焰即是奧林匹克圣火,象征著光明、團結(jié)、友誼、和平、正義。 圣火,起源于古希臘神話傳說。 古希臘神普羅米修斯為解救饑寒交迫的人類,瞞著宙斯到阿波羅太陽神偷取火種,帶到人間,火到人間就再也收不回去。 宙斯只好規(guī)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須向他祭祀。 于是古奧運會開幕前必須舉行隆重的點火儀式,由祭司從圣壇上燃取奧林匹克之火,所有運動員一齊向火炬奔跑,最先到達的三名運動員將高舉火炬跑遍希臘,傳諭停止一切戰(zhàn)爭,開始四年一度的奧運會。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恢復后,1912年顧拜旦提出了點燃奧林匹克圣火的建議,1928年開始實施點燃奧林匹克圣火的儀式。 自1936年,奧林匹克圣火開始從奧運會的故鄉(xiāng)希臘奧林匹克點燃火炬,然后將火炬接力傳到主辦國,并于奧運會開幕前一天到達舉辦城市,開幕式時進入會場,一般由東道國著名運動員點燃塔上焰火,直到閉幕時熄滅。 冬季奧運會于1952年開始點燃圣火。 奧運知識 1. 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祥地在何處? 奧林匹亞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祥地,位于希臘首都雅典。 2.古代奧運會創(chuàng)始人是誰? 伊菲圖斯。 3.《擲鐵餅者》是誰雕塑的? 古希臘偉大雕塑家米倫。 4.現(xiàn)代奧林匹克創(chuàng)始人是誰? 曾任國際奧委會第二任主席的顧拜旦。 5.“奧林匹克之父”是對誰的尊稱? 皮埃爾?德?顧拜旦。 6.國際奧委會第一任主席是誰? 希臘詩人維凱拉斯。 7.國際奧委會總部設在何處? 設在有世界“花園城市”之稱的瑞士洛桑。 8.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什么? 使體育運動為人類的和諧發(fā)展服務,以提高人類尊嚴;以友誼、 團結(jié)和公平競賽的精神,促進青年之間的相互理解,從而有助于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使世界運動員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的體育節(jié)日—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聚會在一起。 9.奧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是“和平、友誼、進步”。 奧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 奧林匹克的口號是“重要的是參與,不是勝利”。 10.奧林匹克的格言是誰提出的? 是顧拜旦的一位老朋友亨利?馬丁?狄東1895年提出的。 11.奧林匹克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6月23日。 12.奧林匹克會旗圖案是什么?在什么含義? 奧林匹克會旗為白色、無邊,中央有5個互相套連的圓環(huán),顏色自左至右依次為藍、黃、黑、綠、紅。 5個環(huán)象征五大洲的團結(jié)和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平的比賽和友誼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聚。 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 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于奧林匹克五環(huán)、來源于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伙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瑯瑯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方式。 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你”。 >>點擊了解更多奧林匹克標志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 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圣火、大地和天空的聯(lián)系,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表現(xiàn)方式,展現(xiàn)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 很久以來,中國就有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tǒng)。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愿: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 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8奧運盛典。 福娃貝貝 點擊了解:福娃貝貝--靈感來源 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中, “魚” 和 “水” 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征,人們用“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yè)有成和夢想的實現(xiàn),“魚”還有吉慶有余、年年有余的蘊涵。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 貝貝溫柔純潔,是水上運動的高手,和奧林匹克五環(huán)中的藍環(huán)相互輝映。 福娃晶晶 點擊了解:福娃晶晶--靈感來源 晶晶是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帶給人們歡樂。 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 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 晶晶憨厚樂觀,充滿力量,代表奧林匹克五環(huán)中黑色的一環(huán)。 福娃歡歡 點擊了解:福娃歡歡--靈感來源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 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征奧林匹克圣火。 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界,傳遞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 歡歡的頭部紋飾源自敦煌壁畫中火焰的紋樣。 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項球類運動,代表奧林匹克五環(huán)中紅色的一環(huán)。 福娃迎迎 點擊了解:福娃迎迎--靈感來源 迎迎是一只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 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xiàn)。 迎迎的頭部紋飾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區(qū)的裝飾風格。 他身手敏捷,是田徑好手,代表奧林匹克五環(huán)中黃色的一環(huán)。 福娃妮妮 點擊了解:福娃妮妮--靈感來源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chuàng)意來自北京傳統(tǒng)的沙燕風箏。 “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 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huán)中綠色的一環(huán)最早的運動會就是古希臘的古代奧運會 古代奧運會的產(chǎn)生 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一詞源于希臘的地名“奧林匹亞”。 奧林匹亞位于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古希臘人在這里建起了許多神殿,因此,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也稱圣地奧林匹亞,依當時的信念,它象征著和平和友誼。 古代希臘和地中 海區(qū)域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祭典和收獲季節(jié),常常舉行盛大集會,并進行各種游樂和競技活動,熱鬧非凡。 最初這項活動分散在各地,也不定期,但以奧林匹亞的集會最為盛大。 公元前884年,古希臘爆發(fā)戰(zhàn)爭,各地戰(zhàn)火連綿,瘟疫成災,農(nóng)業(yè)欠收.希臘平民非??释推?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 于是,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聯(lián)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達成了一項定期的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xié)議,并規(guī)定在運動會年實行“神圣休戰(zhàn)日”。 “神圣休戰(zhàn)日”期限是三個月。 在這期間,任何人不得動刀兵發(fā)動。 即使正在交戰(zhàn)的雙方,也得放下武器,準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 從此,就產(chǎn)生了全希臘性的賽會.到公元前776年,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下獲獎者安全名。 這就是后人所說的第一屆古希臘運動會。 之后,這種賽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因此比賽地點在奧林匹亞,也稱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古代奧運會。 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49年,古代奧運會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廢除為止,古代奧運會一共舉行了293屆。 古代奧運會并不都是歡樂 古代奧運會對普通奧運觀眾并不意味著歡樂。 一個典型的奧運觀眾,如果是從雅典出發(fā),他必須跋山涉水穿過大半個伯羅奔尼撒半島,沿著一條崎嶇不平的朝圣者古道,頭頂?shù)刂泻O募镜难籽琢胰?,步行或借助騾馬的腳力,用兩個星期的時間才能走完雅典到奧林匹亞的300多公里路程。 如果來自海外殖民地,走海路則需要更長時間 。 當筋疲力盡的觀眾終于抵達奧林匹亞,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奧林匹亞基礎設施極為簡陋,僅有一家稍微像樣的旅店,并且只向外交使團和官員開放,級別不夠的貴族只能自己搭帳篷解決住宿問題。 至于另外8萬名普通觀眾——其中將近一半是兜售飲食、紀念品的小商販——不得不到宙斯神廟附近的曠野里自便。 于是,奧運期間這里變成了一片衛(wèi)生狀況惡劣的露營地。 奧林匹亞的運動場不設觀眾席,也沒有樹陰遮蔽,因為宗教原因,奧運會上不允許觀眾戴帽子,人們只能從早到晚站在塵土飛揚的運動場中間,暴曬于烈日底下。 由于夏季河水斷流,井水供不應求,觀眾脫水、中暑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那時,希臘沒有完善的排污系統(tǒng),干涸的河床成了幾萬人的臨時廁所,廢品就地堆放,再加上遍地的蒼蠅,衛(wèi)生狀況可想而知。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古代奧運會連續(xù)舉辦了一千多年。 據(jù)說,奧運會的臟亂程度令人聞之色變,以至于有這樣一種說法——對于不服管教的奴隸,主人會以威脅的口氣對他說:再不聽話,就罰你去奧林匹亞看奧運會! 奧運會會歌 現(xiàn)代首屆夏季奧運會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開幕,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莊嚴的古典弦樂,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會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 奧運會會旗 1913年,法國顧拜旦建議設國際奧委會會旗,并設計為白底,無邊,中央從左至右有藍,黃,黑,綠,紅5個套連圈環(huán),依次代表歐亞非澳美5洲,白底意指所有國家都能在自己旗幟下參賽。 1914年7月,奧林匹克大 會首次懸掛奧林匹克旗。 1920年,舉辦第5屆夏季奧運會的比利時奧委會贈送國際奧委會一面同樣的旗,奧運會期懸掛,后成定制,歷屆奧運會開幕由上屆舉辦城市轉(zhuǎn)交此旗,由舉辦城市保存,比賽期間主運動場僅懸掛借用品,1952年,奧斯陸市贈送國際奧委會冬季奧運會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同夏季奧運會。 1970年,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評議》第4期上對會旗賦予新含義:它象征5大洲團結(jié),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競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奧運圣火 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恢復古奧運會舊制,奧運會期間主體育場燃燒奧林匹克圣火,圣火火種取自奧林匹克,采用火炬接力方式傳到主辦國,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屆奧運會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 的主體比賽上自始至終有一高塔燃著熊熊的焰火。 火種用聚光鏡集陽光點燃而成,然后通過接力傳送經(jīng)4個國家至東道國主辦地,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種活動。 1936年7月20日,奧林匹亞為第11屆夏季奧運會舉行點火儀式后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接力,經(jīng)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傳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參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從這屆起,國際奧委會正式規(guī)定點燃奧林匹克火焰是每屆奧運會開幕式不可缺少的儀式.此外,燃點圣火是為了紀念一次大戰(zhàn)中犧牲的戰(zhàn)士,而火炬?zhèn)魉蛣t象征在世界各地傳播和平的友誼。 現(xiàn)代奧運會的奠基人——皮埃爾?德?顧拜旦 皮埃爾·德·顧拜旦是現(xiàn)代奧運會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巴黎貴族家庭。 中學畢業(yè)后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律、政治、后又去英國深造,學教育學。 當時英國的戶外體育對顧拜旦震動很大,他立志 回去要改變法國對體育的漠不關(guān)心,他更向往的是擴大世界的體育交流。 1863年,顧拜旦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但不是照搬,而是把過去只限于希臘人參加的古奧運會擴大到世界范圍。 盡管顧拜旦的主張遭到一些反對派的杯葛,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終于有20個國家派代表在法國巴黎大學召開了第一屆“重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會議”。 6月23日晚,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這一天,對世界體育運動的發(fā)展,對奧林匹克運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不少國家把這一天作為體育節(jié)日,中國也于1986年將這天定為奧林匹克日。 現(xiàn)代奧運會的歷史 奧運會自公元 776 年于希臘的奧林匹亞舉行以來,已經(jīng)有 1200 年的歷史。 當時的運動項目有五項全能(包含鐵餅、標槍、跳遠、賽跑和摔跤)、賽跑、拳擊、摔跤、Pankration(拳擊和摔跤的混合運動)、四輪馬車賽跑和騎馬。 奧林匹克的復興始自 1896 年,當時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次現(xiàn)代奧運會,當時有來自 14 個國家的 245 名運動員參加。 此后,參賽運動員、參賽國家和比賽項目與日俱增,在 2000 年澳大利亞的悉尼奧運會上,有來自 199 個國家的 10,000 多名運動員參賽。 冬季體育項目最早在 1908 年添加到奧運會中,當時是花樣滑冰運動。 冰球項目自 1920 年加入。 在 1924 年,冬奧會第一次在法國的查米尼斯單獨舉行。 自 1994 起,冬奧會定于不和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因此目前奧運會為每兩年一屆,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交替進行。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征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運會會旗、會歌、會徽、獎牌、吉祥物等。 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xiàn)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nèi)涵。 今天,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不斷發(fā)展壯大,奧林匹克標志也已經(jīng)在全世界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奧林匹克憲章》規(guī)定,奧林匹克標志、奧林匹克旗、奧林匹克格言和奧林匹克會歌的產(chǎn)權(quán)屬于國際奧委會專有。 國際奧委會可采取一切適當措施使奧林匹克標志、旗、格言和會歌在各國和國際上獲得法律保護。 為了加強對奧林匹克知識產(chǎn)權(quán)和奧林匹克標志的保護,保障和維護奧林匹克知識產(chǎn)權(quán)人和奧林匹克標志權(quán)利人的合法權(quán)益,我國先后頒布了《北京市奧林匹克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規(guī)定》(2001年10月11日北京市政府令第85號發(fā)布)和《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02年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5號發(fā)布)。 當今世界上流傳最廣的標志要數(shù)奧林匹克五環(huán)了,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它已成為奧林匹克精神與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環(huán)“轉(zhuǎn)”到哪里,奧林匹克運動就在哪里生根開花。 說起五環(huán)的來歷,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第一次舉行火炬?zhèn)鬟f活動,火炬的傳遞路線自奧林匹亞開始,從希臘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過奧地利,最后進入德國。 為了烘托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活動,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卡爾?迪姆及其同事幾乎完全按照古奧運會的情景來布置沿途經(jīng)過的古希臘遺址。 火炬到達德爾菲帕那薩斯山的古代運動場時要舉行一個特別儀式,這時,迪姆突發(fā)奇想,在一個高約3英尺的長方形石頭的四面設計并刻上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huán)標志,放在了古運動場的起跑線一端。 儀式結(jié)束后,火炬繼續(xù)北上,而這塊作為道具的石頭卻被留在了古運動場。 由于極少有人知道這塊刻有五環(huán)標志石頭(后被稱做“迪姆之石”)的真實身份,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它被當做了“有3000年歷史的古代奧運會遺跡”。 這個以訛傳訛的錯誤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德爾菲的希臘官員指出。 1972年5月,這個假文物被送到德爾菲的另一個地方——古羅馬廣場入口處。 事實上,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huán)標志出自現(xiàn)代奧運會創(chuàng)始人顧拜旦之手。 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運動應該有自己的標志,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里盤桓已久。 1913年,他終于構(gòu)思設計了五環(huán)標志和以白色為底印有五環(huán)的奧林匹克旗,打算在國際奧委會成立20周年之際推出這個標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國際奧委會在法國巴黎索邦學院舉行代表大會,同時慶祝國際奧委會成立20周年。 在紀念大會上,顧拜旦興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設計的五環(huán)標志和一面印著五環(huán)的旗幟向大家展示,并建議將它們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標志。 聽了顧拜旦對五環(huán)標志的說明后,會議確定將奧林匹克五環(huán)和奧林匹克旗作為奧林匹克標志。 奧林匹克五環(huán)標志由5個奧林匹克環(huán)從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單色,也可以是藍、黃、黑、綠、紅5種顏色。 最初的解釋是五種顏色代表各國國旗的顏色,后來又將5個不同顏色的圓環(huán)解釋為五大洲的象征。 奧運會會旗,3米長,2米寬,以白色為底,象征純潔。 藍、黃、黑、綠、紅五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 1914年,在巴黎舉行的奧林匹克大會首次懸掛了奧林匹克旗。 1920年,奧林匹克旗第一次飄揚在安特衛(wèi)普夏季奧運會體育場。 這屆奧運會后,比利時奧委會贈送了國際奧委會一面同樣的旗,在奧運會期間懸掛,后成定制,歷屆奧運會開幕式上由上屆舉辦城市轉(zhuǎn)交此旗,由舉辦城市保存,比賽期間主運動場僅懸掛代用品。 1952年,奧斯陸市贈送國際奧委會冬季奧運會會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與夏季奧運會相同。 1979年6月,國際奧委會正式宣布了會旗和五環(huán)的含義:根據(jù)《奧林匹克憲章》,奧林匹克旗幟和5個圓環(huán)的含義是:象征五大洲的團結(jié)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第一屆雅典奧運會 第二屆巴黎奧運會 第三屆圣路易斯奧運會 第四屆倫敦奧運會 第五屆斯德哥爾摩奧運會 第七屆安特衛(wèi)普奧運會 第八屆巴黎奧運會 第九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 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 第11屆柏林奧運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第14屆倫敦奧運會 第15屆赫爾辛基奧運會 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 第17屆羅馬奧運會 第18屆東京奧運會 第19屆墨西哥城奧運會 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 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 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 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 第24屆漢城奧運會 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 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 第27屆悉尼奧運會 第28屆雅典奧運會
歷屆奧運會口號來歷
一九八四年 洛杉磯 Play part in History 參與歷史 一九八八年 漢城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諧、進步 一九九二年 巴塞羅那 Friends for life 永遠的朋友 一九九六年 亞特蘭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紀慶典 一九九八年 長野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讓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二000年 悉尼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奧林匹克精神 二00二年 鹽湖城 Light the fire within 點燃心中之火 二00四年 雅典 Welcome Home 歡迎回家 二00六年 都靈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滅的火焰二00八年北京 One World,One Dream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在第二十八屆奧運會上,希臘人熱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歡迎回家”的主題口號,其中不僅包含了雅典奧運會對全球奧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員最誠摯、最熱烈的歡迎,更充分表達了希臘作為奧林匹克發(fā)祥地對奧運會重歸故里的喜悅和自豪之情。 作為一句口號,“歡迎回家”的成功之處概有兩點:第一,它令主辦國在文化聲譽和地位方面的收益達到了最大化;第二,它極其精準地找到了雅典奧運會的定位和主題。 這是歷史最經(jīng)典的口號。 下面幾個有影響的是 --巴塞羅那奧運會:再看看一九九二年的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是世界奧林匹克大家庭空前的一次團聚——在經(jīng)歷了美蘇互相抵制的莫斯科奧運會和洛杉磯奧運會,以及被朝鮮抵制了的漢城奧運會后,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終于在多年低潮之后迎來了一次大團聚。 冷戰(zhàn)剛剛結(jié)束的國際背景,賦予了這屆奧運會特殊的意義。 當國際政治中的陰云和奧運賽場上的敵視一同消散時,巴塞羅那奧運會響亮地喊出了“永遠的朋友”這一主題口號,不僅強調(diào)了奧林匹克精神中友誼與和平的永恒主題,表達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與心聲,更試圖以此來賦予巴塞羅那奧運會榮耀的歷史地位,那就是,巴塞羅那奧運會將作為和平與友誼的見證者和紀念物而永存于奧林匹克的歷史之中。 鹽湖城冬奧會:一九九五年,美國鹽湖城獲得了二00二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quán),但隨即陷入了不盡的申辦丑聞之中,迫切需要重新樹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 “點燃心中之火”的主題口號在這種背景下走上舞臺,“圣火”是正義與純潔的象征,而燃燒在內(nèi)心的“圣火”暗喻了本屆冬奧會正義的內(nèi)在心靈,表現(xiàn)了組織者直面流言蜚語,勇敢自我辯護的精神。 還有中國北京 ,劉淇說,“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One WorldOneDream)這一主題口號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智慧,口號表達了北京人民和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美好家園,共享文明成果,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的崇高理想;表達了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現(xiàn)代化的偉大民族致力于和平發(fā)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堅定信念;表達了13億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和平、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的心聲。 整理倉促,謝謝回答。
奧林匹克運動的口號是什么?
奧林匹克運動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英文:“Faster,Higher,Stronger”,拉丁文:“Citius,Altius,F(xiàn)ortius”)。 ?“更快、更高、更強。 ”這一格言是亨利·馬丁·迪東提出的。 迪東是顧拜旦的好友。 1891年他在巴黎創(chuàng)辦了一所體育學校。 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為該校的校訓。 顧拜旦對此非常贊賞,也得到當時國際奧委會委員們的稱道。 以后經(jīng)顧拜旦提議,并在1913年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正式批準,將上述格言正式寫入《奧林匹克憲章》。 1920年在第6次國際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又通過了把“更快、更高、更強”作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徽構(gòu)成部分的決定,這一格言便正式成為奧林匹克標志的一部分。 ?